-
宋鲁郑:法国大选展望,戴高乐的棺材板还压得住吗
关键字: 法国大选法国大选首轮投票勒庞马克龙国民阵线极右势力【文/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】
4月23日,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尘埃落定,国民阵线的勒庞和前进党的马克龙进入第二轮投票。这个结果释放出什么信息?谁又会成为5月7日第二轮投票最后的赢家?
首轮结果分析
首先,极右的国民阵线和刚成立一年之久的前进党淘汰传统左右政党,联手进入第二轮,表明第五共和之父戴高乐将军设计的、用以阻挡极端政治力量的体系完全失灵。尤其是前进党成立不过一年,竟然能赢得首轮选举的最高票!国民阵线毕竟成立几十年,也有稳固的基本盘,虽然观点极右,在法国困境之下能够进入第二轮也是情理之中。但一个成立一年之久的新党就能突破这一制度限制,实在不同凡响。
其次,极右政党国民阵线成功去污名化,从一个昔日人人敌视甚至人人喊打的政党,演进成一个正常政党。2002年国民阵线候选人第一次进入第二轮时,法国如同发生了政治地震,全国群情激昂,各党各界各派纷纷愤怒谴责,各种抗议活动席卷法兰西大地。当时还是一名留学生的我亲身见证这一过程,印象极为深刻。
然而这一次国民阵线再度杀进第二轮,全国一片宁静。没有任何人认为这是反常和不可接受的,相反出身传统政党共和党的“法国站起来”党的候选人还公开给予支持。十五年前曾愤怒谴责国民阵线、此次名列第四的极左派候选人梅朗雄却保持了沉默。
应该说这并不是国民阵线的立场有多少改变——虽然形式上更为温和,而是法国令人极度失望的现状,使得越来越主流的民众开始接受国民阵线。
第三,右派候选人菲永的被淘汰表明,选民仍然是道德压倒理性,依然把候选人的品德置于能力之上。
今天法国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,需要一位有经验、政纲针对性强、有强大政党支持避免出现行政权与立法权对立的候选人。能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只有共和党的菲永,这也是菲永赢得党内初选后声望高居第一的原因。但由于“空薪门”事件,生活日益艰难的法国民众难以接受一个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政治人物。
按说,已经经历过数百年民主历练的选民也应该明白,在关键时刻横空而出的“空薪门”背后的政治操纵和斗争,并不是简单的一起丑闻。但民众仍然宁可令边缘政党或无政治经验的候选人胜出,也不愿意选出一个最能解决问题的人。
中国有句俗语:常在河边走,岂能不湿鞋,这也是政治人物发展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事情。无论是希拉克还是萨科奇,卸任后都一直面临腐败指控。但法国民众过于追求道德理想,其结果只能是选那些还没有在河边或很少有机会在河边走的人,所以才会有一直被排除在权力中心的勒庞、从政时间极短的马克龙在首轮胜出。
比较令人感叹的是,现任总统奥朗德就已经是这样的教训了,他清廉但也无能,五年执政令法国全面倒退和停滞,失业率居高不下,购买力则迅速下降,治安加速恶化,恐怖袭击成为常态,堪称民不聊生。
四是无论谁最后成为总统,法国未来五年仍然很难避免空转的命运。区别在于,如果是国民阵线执政,勒庞虽然无法赢得国会多数,但她有可能通过频繁的公投方式,以诉诸民众的直接民主来绕过国会,推进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,法国仍然有变革的可能性。如果是马克龙执政,他必然会寻求在体制内解决问题,不得不以妥协、交易作为执政的主要手段。这很有可能就是第二个奥朗德的翻版。
五是首轮选举稍微令人感到意外的是,一直稳定领先的国民阵线没有能以第一的身份进入第二轮。主要原因是选举最后阶段极左派梅朗雄强势崛起。由于极左和极右的选民有很大比率的重合——都是穷人为主,多反对全球化,所以一些支持极右的选民转向极左。
六是这一次法国选举有一个很不同凡响之处:民调极为准确,甚至可以说准确程度之高都有令人不可思议之感,这和英国脱欧、美国大选完全不同。原因应该是第一轮选举是选政党,而每个政党的支持者都相对稳固和坚定,也由此并不讳言自己的立场,所以选民面对民调往往能实话实说。但第二轮将出现跨党支持,特别是决定支持国民阵线的选民未必就坦率承认自己的立场,民调是否准确就需要存疑了。
-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
- 请支持独立网站,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:
- 责任编辑:小婷
-
果然,美国“变”了 评论 153河南济源“打人书记”被免职 评论 320上海新增3例本土确诊 评论 111一进椭圆办公室,签17项法令,拆特朗普的台 评论 498返乡人员如何划定?国家卫健委最新回应 评论 484最新闻 Hot
-
拜登任期前3周,美CDC给出“令人心碎”的预测
-
果然,美国“变”了
-
特朗普走的第一天,美国人“想他”
-
“早干嘛了?”拜登一来,亚马逊就主动请缨
-
特朗普上任第一天干掉的东西,拜登第一天就改回来了
-
美国人终于想明白了
-
“等了个寂寞”
-
“中国这样给特朗普‘送行’”
-
美国部分地区爆发抗议:黑衣人焚烧国旗、袭击民主党总部
-
美媒替拜登瞎操心:要啥自行车,中俄盯着呢
-
以色列超1.2万人接种辉瑞疫苗后,仍确诊
-
为鼓励民众接种新冠疫苗,美国有商家奖励大麻
-
拜登果然没给面子,特鲁多:失望
-
联合国人权会议上,中国代表触到澳大利亚“痛点”
-
就职当夜,美国民警卫队直升机坠毁:3人死亡
-
一进椭圆办公室,签17项法令,拆特朗普的台
-